夜驚和噩夢有什麽區別呢?
- 發生時間不一樣
我們知道一整晚的睡眠會經歷幾個周期,而每個周期都可以大致分成非快速眼動期和快速眼動期。通常我們都是在快速眼動期裡做夢,有美夢有噩夢,這個時期是比較淺的睡眠,而且大多在後半夜。而夜驚則發生在非快速眼動期的深度睡眠中,通常是前半夜。 - 發生時的行爲不一樣
人如果從噩夢中驚醒,會感到害怕,小孩也可能會驚恐而哭,但通常比較容易安撫,父母抱抱拍拍就可以了。但夜驚的小朋友,很難安撫下來,又哭又鬧甚是嚇人,還會抗拒父母的肢體接觸,有時候小朋友嘴裡喊著媽媽,卻會對試圖安慰自己的媽媽推推打打,仿佛身邊這個是陌生人。 - 記憶不同
從夢中驚醒的人,第二天早晨一般還會記得夢裡的一些片段,至少知道自己做過夢。而夜驚的孩子,第二天早晨則完全沒有印象。
如果夜驚不是噩夢,那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夜驚通常發生於三歲到七歲的孩子身上,尤以男孩子爲多。夜驚常發作於整個睡眠的前三分之一的時間段內,過程中小朋友往往表現得非常恐懼、困惑,會大哭大鬧,也可能會流汗、急促呼吸、心跳加快、瞳孔放大,有些人還會下床活動,仿佛夢遊,但這一切又都是無意識的,孩子一般認不出周圍環境或是趕過來安撫的爸媽。目前醫學上對夜驚的成因還沒有良好的解釋,不過一般估計,大部分孩子三歲以後會慢慢改變睡眠習慣,最顯著的一點就是白天的午睡時間減少、甚至完全不睡。但與此同時,小朋友的神經系統未必能馬上適應這個改變,到晚上睡覺的時候,當睡眠周期從深度睡眠要轉入下一個階段的時候,大腦不適應,於是發生夜驚。所以,夜驚一般發生在孩子睡著以後的兩三個小時內。
小朋友發生夜驚的時候,還處於深度睡眠,所以別看他大喊大叫,可能眼睛也是睜開的,但是他的大腦卻是睡著的,所以他會抗拒身邊試圖安撫他的爸爸媽媽,因爲他看不到。也正因爲他這時候仍在睡覺,第二天早晨他不會對這段插曲有任何印象。
那麽爸媽可以怎麽辦呢?
大部分有夜驚行爲的小朋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克服這種睡眠異常的煩惱,爸媽不需要特別做些什麽。夜驚一般持續 10 到 20 分鍾,小朋友就會再睡回去。而且第二天早晨,他完全不知道發生過什麽事情,爸媽也不必專門和孩子或他的兄弟姐妹討論這件事,免得加重他的心理負擔。普通情況下,夜驚發生時,小朋友會有一種被束縛被捆綁的感覺,如果這個時候爸媽想通過擁抱孩子來安撫他,往往適得其反,因爲爸媽的擁抱只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束縛。這也是爲什麽夜驚的孩子非常抗拒爸媽的肢體接觸。這種時候,聲音比接觸來得有幫助,爸媽可以跟孩子溫柔的講話,或者唱幾首小朋友喜歡的兒歌,幫助他安靜下來。當然最重要的是,爸媽要注意床附近的環境是否安全,避免孩子在掙紮尖叫的時候弄傷自己。
夜驚有可能是生病或壓力誘發的,但如果沒有這類外部原因,那麽最有可能的誘因就是孩子睡前過度疲勞。若是後者,爸媽想要幫助孩子減少夜驚發作,就要從調整他白天的作息來著手,仔細評估一下是否孩子白天的活動太多了,是否夜晚上床的時間太晚了,等等。給孩子安排適量的活動,並且維持一個穩定且足夠的睡眠作息表,是最好的防止夜驚的方法。
如果爸媽發現小朋友夜驚都大致發生在每晚的同一時間,不妨考慮在這個時間到來的 30 分鍾前先叫醒小朋友,讓他去上廁所,或者爸媽陪著安靜的讀一本書,再睡回去,這樣也許能避免夜驚。
最後,爸媽要警惕是否有極端行爲發生。比如,當夜驚發生得非常頻繁,嚴重影響了孩子睡眠時,或者夜驚時小朋友會做出傷害自己或別人的行爲時,父母就需要帶孩子就醫,以免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