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 如何讓老闆聽我的-向上管理的撇步

作者:吳凱琳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624&page=1


總是有些時候,你發覺老闆並沒有詳細了解全部的事實,因此對於情勢的判斷過度樂觀,低估了可能的風險;你聽到不少顧客的抱怨,認為公司有必要改變某些作業流程,否則將嚴重流失客源;你想到過去曾經有過類似的成功案例,所以你相信這一次的提案一定可行……這些種種的情況,讓你覺得有話要說,更需要讓老闆聽到。
我真的需要老闆聽我的
「老闆與屬下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兩個同樣會犯錯的人彼此相互依賴,」管理大師約翰‧科特(John P. Kotter)說道。除了職務上的層級差別之外,其實你與老闆之間,只是角色扮演的不同,有不同的職責,對事情自然有不同的認知或看法,也會有盲點存在。
老闆非常需要你提供意見,幫助他釐清思考的盲點,做出正確的決策。通常高層的主管比較偏重大方向的思考,缺乏對於細節的了解,因此在做決策時很容易忽略執行面的困難或是阻礙。
更何況,當老闆的想法或是決策有所缺失,倘若你什麼都不說、不去說服老闆,其實只會讓自己的工作陷入更困難的境地,甚至無法執行,最後仍是你自己去承擔失敗的後果。
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工作結果負責,說服老闆就是你不可逃避的責任,你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工作能更順利的完成。
然而,你必須認知到,說服的目的不是要對方完全接受我的想法,而是共同協調出雙方都可接受的答案。
「說服並不是單向的去推銷自己的想法,」南加州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傑伊‧康格爾(Jay A. Conger)說道。我們都以為說服就是要對方推翻或是否定他自己原先的想法,百分之百接受我們的觀點。
「其實,真正的說服是學習與協調的過程,」康格爾說道。在過程中彼此學習理解對方的想法,最後相互協調出雙方都可接受的答案,「妥協也是說服結果的一部份。」
如果是這樣說服,那就錯了
以下便是一般人在說服時常犯的錯誤:
1. 在過程開始即堅定陳述自己的立場
我們常認為說服老闆就像是商業談判一般,以為在一開始時就應當堅定的清楚表明自己的立場,在過程中不斷證明自己想法的正確性。然而,在面對老闆時,這種強勢的態度容易引起反效果。
呆伯特漫畫的作者史考特‧亞當斯(Scott Adams)建議,最好不要採取直接的方式,對著老闆說:「我覺得……,我們應該……」,而是運用假設性的說法:「如果……,也許可以……」「有沒有可能……」。採取建議性的態度,比較容易為老闆所接受。
2. 說服是單一事件
說服是持續性的動態溝通過程,而非立即可獲得解決的單一事件。康格爾認為,說服不僅發生在你與老闆之間幾小時的面對面討論而已,還包含了準備、發現、以及對話的過程。
準備的過程除了你必須蒐集相關資料支持自己的觀點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進行說服之前,你必須從各種角度去測試自己的想法:這會對其他人有什麼影響?我的說明是否有不足的地方?還有沒有其他可能的方法?老闆對這樣的想法會有什麼樣的質疑?
此外,在說服之前,你也必須花費一段時間透過各種可能的對話機會或是觀察,試著了解與發現老闆的真實想法:在工作中他最優先考量哪些事情?他必須顧及到哪些層面?他的思考模式又會是什麼?在說服時你才有可能找到正確的切入點,更容易打動老闆的心。
另一方面,老闆也需要時間做全盤考量,有些問題並非是一次的討論就能決定的。「自我發現(self-discovery)是最有效的方式,你必須給老闆一些時間自行得出最後的結論,」麥肯錫顧問公司資深顧問馬克‧馬雷茲(Mark Maletz)說道。
3. 成功的說服在於內容的邏輯性與合理性
話是沒錯,但這只是成功說服的一部份,並非全部。還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影響了說服的成功與否,包括了你個人的信用度、你是否顧慮到老闆的立場、以及你是否感受到對方的情緒反應。以下我們將分別討論強化說服力的關鍵因素。
看透向上說服的4大關鍵
如何說明你的內容、強化說服力,其實與內容的邏輯性與合理性是同等的重要。「一般人都太過注重說明的內容,卻沒有注意到如何運用技巧,強化自己的說服力,」米勒威廉斯顧客研究公司(Miller-Williams Incorporated)執行長蓋瑞‧威廉斯(Gary A. Williams)說道。
要能強化說服力,必須掌握以下4大關鍵:
1. 建立個人的信用
根據康格爾多年的觀察以及研究顯示,在說服時,多數人都過度高估了自己的信用。
在工作上,個人的信用來自於兩方面:專業度以及人際關係。專業度代表的是你在某個領域所具備的專業知識,這可以從你過去所表現出來的具體成績得到證明。另一方面,在說服過程中,你是否表現出對問題的深入了解,並對各種可能影響事前做好完整的分析。
至於人際關係的信用度,指的是個人的合群度。老闆是否相信你是一位願意接受他人意見、容易溝通的人,而非堅持己見、不容易妥協的人;你不是為了自己利益,而是為了部門或是組織整體利益著想;你是誠實、穩定、而可靠的人,不是情緒起伏不定、工作表現大起大落的人。
2. 運用生動的語言
你的說明內容必定會牽涉比較抽象的概念或是大量的數據,最好運用實際的例子,或是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作為類比,才能讓資料產生意義,同時讓老闆能快速的理解。
舉例來說,「增加×××的營業額,相當於多銷售××××套產品」、「這套全新研發的資料庫軟體就好比是你的私人管理顧問,不僅可以即刻提供你需要的資料,更具備了資料比對分析的功能。」
3. 考量老闆的立場
我們時常感覺身為老闆的人總是性格保守,對於許多事情都抱持著否定的態度,似乎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反對。事實上,老闆在行事作風上所表現出的保守傾向,多半時候是為了顧及不同的需求,必須在相互衝突的期望之間尋求最大公約數。
「當你處在組織的愈高層,就被愈多不同的勢力所拉扯,無法自由的依據自己的喜好或是行為模式做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領導教育計劃主持人羅納德‧海菲茲(Ronald A. Heifetz)說道。
你的老闆所面對的是更廣大的組織網絡,他所要解決的不只是工作的問題而已,更多時候他必須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這是你在說服時必須考量到的。
4. 不宜過度感性
你必須表現出對於自己的提議或是報告內容的熱情與信心,但是也不要過度的感性,以免顯得有些感情用事、不夠專業。另一方面在說服的過程中,最好能一心二用,在陳述意見的同時,仔細觀察老闆的情緒狀態,隨時調整說話的語氣。
順著老闆的風格說服才有效
成功說服的另一項策略,就是要因應老闆不同的決策風格,隨之調整你的說服策略。蓋瑞‧威廉斯經過兩年的研究,觀察1,684位來自不同產業的高階主管的決策模式,最後他歸納出5種決策風格:
1. 魅力型:他們很容易被新的想法或是概念所吸引,而且可以快速的吸收大量的資訊。不過,他們也相當的務實,除非得到相關的事實證明,否則原先的熱情就會急速的冷卻。
他們非常重視執行的層面,特別是執行過程的細節部分以及財務面的實質結果,因此在說服過程中必須加強這一方面的說明。
不過,魅力型的老闆通常比較沒有耐性,注意力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說出重點,說話要簡短直接,不要拐彎抹角。
2. 思考型:這是最難以理解、最難被說服的類型。他們對於控制的重視遠超過創新的需求,而且對於風險的接受度偏低,因此喜歡不斷的提問,只是為了一再確認可能面臨的風險或是負面結果。
他們常常為了做一個決定,要求閱讀各種市場調查、消費者調查、成功案例研究、成本效益分析等專業報告,希望能參考不同角度的分析與觀點。
因此,他們需要較長的時間去思考,自己決定哪一種方式才是最可行的,所以最好不要自行為他們下結論或是提出任何的建議,否則就會被認為是過度熱心、不可靠的。
3. 懷疑型:他們對於任何的資訊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喜歡與人爭辯。
與思考型不同的是,前者通常是對事不對人,但是懷疑型的老闆則偏愛針對個人。思考型的老闆通常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想法,懷疑型的老闆則會毫不掩飾地大聲說出自己的意見。
在說服懷疑型老闆時,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的信用。這類型的老闆通常比較信任與他們有相似背景的人,例如同一所大學畢業的,或是曾經共事過的工作夥伴。你可以尋求具有類似背景的人為你背書。
不過,這類型的老闆有一個好處,一旦他們確認這些想法出自於他們所信任的人,通常會很快就做出決定。
4. 追隨型:他們傾向於根據過去的經驗或是其他人的做法來做決定,深怕自己做出錯誤的決策。雖然追隨型的老闆態度較為謹慎,但並不多疑猜忌,他們只是希望有人幫助他了解自己所不熟悉的事情。
與其他類型的老闆相較,追隨型的老闆是最容易被說服的。要能成功說服他們關鍵在於,你必須提出成功的案例作為證明,增加老闆的決策信心。
5.控制型:控制型的老闆厭惡不確定性以及模糊性,他們是理性的、精確的、客觀的,絕不感情用事。他們通常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像追隨型的老闆可以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思考。
他們總認為自己才是最優秀的專家,因此不太能接受別人給予的意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提供詳細的資料分析,然後由他們自行做出決定。
通常他們內心的恐懼以及不安全感會左右他們的決定,而且會透過特定的行為掩飾自己的不安,例如過度注意流程的細節等。所以,要說服這類型的老闆,就像是在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你必須從他的問題中搜尋他不安的線索。
「在面對老闆時,我們都過於強調能否達成老闆的要求,卻忘了自己也有權力影響老闆的決定,」歐洲管理學院(INSEAD)教授安德烈‧羅倫特(Andre Laurent)說道。事實上,一位真正優秀的主管,不僅只是一位有效率的執行者,還必須是一位值得老闆信任的忠告者。
向上管理隨堂考
當你試圖要說服老闆或是影響老闆的決定時,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狀況發生。以下是《如何與老闆成為夥伴》的作者傑瑞‧維辛斯基(Jerry Wisinski)所設計的7道題目,請選擇你認為最適當的答案。
1.我已經向老闆提出建議,但是他卻沒有給我任何的回應,我應該:
a.問老闆:「你是否需要再花一點時間思考?」
b.問老闆:「你是否有什麼疑問或是建議?」
c.重複剛剛報告內容的重點
2.當老闆提出相反的觀點時,我應該:
a.仔細的和老闆討論,化解疑慮
b.要求老闆說明反對的原因
c.試圖轉移老闆的注意力,不做任何評論
3.老闆不認同報告的部分內容,針對這些部分我也已經做出回答,之後我應該:
a.直接說:「好,那我就開始進行。」
b.問老闆:「還有沒有其他需要討論的地方?」
c.保持沉默,等待老闆是否提出其他不同的想法
4.老闆已經同意我的提案,所以應該:
a.直接說:「謝謝,」然後盡快離開
b.對於老闆的支持表達感謝
c.和老闆討論接下來應採取的行動
5.我已經完成報告,老闆也說:「你的報告非常好,不過有些重要的部分沒有提到。」這時我應該:
a.保持沉默,等待老闆的指示
b.再補充說明其他相關的數據或是資料
c.問老闆:「可否讓我知道是哪些內容?」
6.老闆只認可部分提案的內容,但是我認為除非他完全同意,否則無法執行。這時我應該:
a.持續說服老闆,直到他同意所有的內容
b.首先釐清我們雙方都同意的部分,稍後再討論意見有所不同的部分
c.直接放棄,反正要老闆完全同意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如重新調整報告內容之後再討論
7.當我向老闆提出建議,他卻回答說:「這個想法很好,但是我還要再考慮看看。」我應該:
a.直接說:「好的,我再另外約時間討論。」
b.詢問老闆是否認為報告內容有不清楚的地方
c.簡短說明如果不及早行動,公司就可能喪失某些優勢
隨堂考解答
1.(b)你得先了解老闆對你的建議到底有什麼樣的看法,才能開始進行下一步。
2.(b)你必須了解老闆為了什麼樣的原因反對你的建議,是不是有其他的考量。
3.(b)不要以為一切就此拍板定案,最好再多問一次,確認沒有其他的問題。
4.(c)如果你的老闆同意你的意見,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決定工作進度以及完成目標。
5.(c)不要急著提出辯駁,詢問老闆到底是缺少了哪些重要的內容。
6.(b)知道何時該結束討論也是很重要的,先擱置意見不同的部分,稍後再做討論,或是尋找出其他替代的方案。
7.(a)也許你的老闆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不如另外找時間再好好談一談。


延伸閱讀
書名:《關鍵溝通》
作者:凱文.戴雷(Kevin Daley) 、蘿拉、戴雷卡拉維拉(Laura Daley-Caravella)
出版公司:麥格羅希爾
出版日期:2004年1月
內容簡介:這是一本專為主管們所寫的溝通守則,其中包括了如何向老闆做簡報、如何表達與老闆不同的意見等。
書名:《向上管理》(Managing Up)
作者:蘿絲安娜.巴朵斯基(Rosanne Badowski)
出版公司:Currency
出版日期:2003年3月
內容簡介:根據作者多年擔任前奇異總裁傑克‧威爾許特別助理的經驗,與老闆有良好的互動,關鍵就在於永遠要比老闆多想一步,預先做好準備。
書名:《管理老闆的59種方法》(Managing Up)
作者:戴博拉.達布森(Deborah S. Dobson)
出版公司:AMACOM
出版公司:2000年1月
內容簡介:本書可說是向上管理的入門書,從如何定義與老闆之間的工作關係、日常的溝通問題,到如何與老闆建立良好關係協助自己在組織中的生涯發展。
書名:《如何與老闆成為夥伴》(Building a Partnership with Your Boss)

作者:傑瑞.維辛斯基(Jerry Wisinski)
出版公司:AMACOM
出版日期:1999年2月
內容簡介:書中主要探討的是老闆與秘書之間如何建立良好的工作合夥關係,不過當中關於溝通技巧的討論,對於老闆身邊最貼近的人或是日常與老闆有著頻繁互動的人,非常值得參考。




▶ 為什麼你會忘記初衷?

撰文 / 心想事成-胡碩勻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84-111024?page=1


最近經常聽到「莫忘初衷」這四個字。這讓我想到一則小故事:
老師問學生們:「如果前面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細,你會砍哪一棵?​​」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老師又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相思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檜,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大家一想,紅檜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檜了!」
老師又說:「那如果相思樹是筆直的,而紅檜卻歪七扭八,你們會砍哪一棵?​​」學生覺得有些疑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相思樹。曲的,什麼都做不了!」老師目光閃爍著,眾人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他說:「相思樹雖然筆直,可由於年頭太久,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雖然搞不懂老師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學生們還是從給的條件出發,說:「那還是砍紅檜,相思樹中間空了,更沒有用!」
老師緊接著問:「可是紅檜​​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我們索性也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麼結論,就說:「那就砍相思樹。樣子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師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相思樹之上有個鳥巢,幾隻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於,有人問:「教授,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測試些什麼呢?」
老師收起笑容,說:「你們怎麼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於你們最初的動機。想要取柴,你就砍相思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檜。
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
不論是個人或是組織在做決策的時候,請總是回想初衷,想想自己當初為何選擇這條路,想想當初創立公司時的願景。
為什麼你會忘記初衷?
我們都應該莫忘初衷,然而,為何人容易忘記初衷?為何物換星移,初衷便跟著改變?
前幾天我在課堂上,聽李瑞華教授談策略人才管理首重企業願景,個人職涯及婚姻也同樣適用。李老師曾任台積電人資副總,曾被《Cheers 雜誌》評選為台灣Top 20 EMBA名師。他說:「一個人若初衷容易被改變,原因在於當初的思考不夠嚴謹、不夠周延,所以時間一久便無法堅持下去。」
李老師舉例婚姻,若男士們當初娶妻是被外表所吸引,卻未與伴侶好好的促膝長談,互相了解兩人的需求、價值觀以及未來願景。那麼七年之癢只不過是一種表相,真相是兩人根本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供需不平衡。
比較心理:一直注意別人的腳步,卻忘了自己的旅程
有一個男孩對英文很有興趣,從小便苦讀英文。雖沒有出國留學,卻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
出於對英語的熱愛,男孩大學畢業後,選擇到外語補習班教書。然而,他對工作的抱怨卻愈來愈多,一下子嫌公司沒有加班費,一下子又因為沒有獲得升遷而生氣。
他的父親,一直默默聽著他的抱怨。終於有一天,父親忍不住問他:「你當初選擇這一個行業,是為了多賺一點錢嗎?」「不是」男孩回答。「那是為了坐上主管的職位嗎?」「也不是。」男孩說:「我會選擇當英文老師,是因為我喜歡英文,希望能一邊教學,一邊繼續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
「那就對了呀!」父親說:「既然你還記得自己的初衷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權,那麼你現在又何必因為錢和權耿耿於懷呢?」
為了比別人更好而瞎忙,終究是徒勞無功。
比較心理會讓人容易把焦點放在別人的眼光中,卻忘了自己美好的初衷及目標,為了比別人更好而瞎忙的結果,終究會不停的騎驢找馬,途勞無功。
據說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全家旅遊至桂林山水,當船來到九馬山時,導遊告訴他們,當地有個傳說,誰能數出九匹馬來,誰就能中狀元,還說當年有幾位名人來到這裡遊覽時,分別數出了九匹馬、八匹馬、七匹馬。你是總統,你一定能數出九匹馬來。
柯林頓一家聽了便開始認真數了起來。女兒雀兒喜小腦子靈光,很快就數出了七匹馬,而柯林頓夫妻數起來就沒那麼快了。這時候,夫人希拉蕊突然意識到這樣數不划算,因為光顧著數馬,兩邊的美麗風光都沒顧得上欣賞。於是,她便跟丈夫說:「不要數了!別忘了看岸邊的風光。」柯林頓笑了笑,也不再數了。
希拉蕊沒忘記此行目的是欣賞風景,而不是和曾經到過這裡的人在數馬匹上比高低。
腦神經科學醫師兼心靈作家何權峰曾說:「莫忘初衷是我們應經常提醒自己的四個字,當事情走樣變調時,回想自己的初衷是什麼?想想看,你會做這件事,你會去學這些東西,你會跟這個人在一起,你會選擇這份工作,你會去到那裡,你會做這決定......是否還記得自己最初的念頭?是否還記得心底最初的那份感動?」
老子曰:「將結束時的心態調整到與開始時一樣,那就不會經歷失敗。」每當我們開始對自己懷疑、退縮,或得意忘形時。記得提醒回到最初單純的自己,讓自己偏離的心,再次回到正軌









▶ 起床喝水有學問!溫冷水作用大不同

https://tw.news.yahoo.com/%E8%B5%B7%E5%BA%8A%E5%96%9D%E6%B0%B4%E6%9C%89%E5%AD%B8%E5%95%8F-%E6%BA%AB%E6%B0%B4%E5%86%B7%E6%B0%B4%E5%A4%A7%E4%B8%8D%E5%90%8C-050030917.html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和平國際】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這幾乎已經是眾所皆知的健康觀念。但很多人還是無法做到,或並不知道早晨第一杯水應該要怎麼喝才健康。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要喝這一杯水呢?因為,我們晚上睡覺時,人體會透過尿液、皮膚而消耗大量水分,經過8個小時的睡眠,身體會處於缺水狀態。起床後喝水可及時補充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而沒有攝取足夠的水分,也是便祕的一大成因,如果水分攝取不足,大便就會乾硬,而無法順利排出。

早晨起床喝杯水 有助於胃腸蠕動

早晨起床後,就先喝一杯水(也可以喝蔬果汁或牛奶),有助於胃腸蠕動,因為在空腹時,一口氣喝冷水(牛奶、蔬果汁)胃就會開始活躍,這是因為胃在空腹時,最容易引起胃與大腸的反射動作。所以,在一起床未吃早餐時,大腸的蠕動就開始運作,但要用這個方法促進排便,也應該要攝取足夠的食物量,才會有便意。尤其,配合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才更能潤腸通便。

【營養師小叮嚀】
起床喝冷水還是溫水好呢?便祕的人,喝冷水較能促進腸道蠕動,但胃部痙攣的人不適宜喝冷水,改以喝溫水為宜。





▶ 是自己不長進,還是資源分配不公平?》史丹佛大學把課程免費上網,結果沒人要用

撰文者鍾子偉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0162&path=c&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w&utm_campaign=content


幾個月前,在富比士雜誌、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上有出現幾篇重要的文章,內容是關於大型開放線上課程的最新研究,其中有個很有名的叫做Coursera
像Coursera這樣的課程,是在這幾年興起,目標是希望改革教育,縮短「真正需要」和「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和已經擁有的人之間的落差。史丹佛大學投資了數百萬美金,免費送出他們許多大學課程,只要你能夠上網、註冊完畢,就能看這些影片。
加州政府稱讚此為一個教育的新時代,教育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在完成課程後,有些課程還會頒發證書或是文憑,相較於美國大學的學費,價格跟免費也差不了多少。有位世界上最有名的人工智慧先驅之一,史丹佛大學的教授Sebastian Thurn,是這個計畫的早期支持者,他表示這個計畫是縮短貧富教育落差重要的里程碑,讓所有的課程能夠免費,「民主化」高等教育,並最終打破種族、地域、經濟的障礙,讓所有的人都能接受良好教育並改進自身生活。
但最近一次檢視這個實驗,卻顯示出跟預期相反的結果。
並沒有上百萬個來自美國比較窮困的社區或城市的學生,也不見那些有網路、但沒有好學校可讀或沒有能力去負擔這些學校的貧窮國家國民,來使用這些課程,平均使用這些課程的統計是這樣:
1、所有註冊使用者中只有50%有看過一個課程
2、在所有數百萬的註冊人中,只有4%的學生完成了課程
3、在某些課程中,真正完全的比率僅僅接近2%
從嚴格的投資立場來看,這整個昂貴的投資和實驗,雖然是由想要改變世界的偉大理念開始,但看起來已經像是早期的失敗,它的未來在許多方面來說還是個未知數。
一般使用者的背景則更令人驚訝:
1、真正有定期使用這個資源的所有使用者中,80%已經有一個學位
2、他們多數來自已開發國家,而且,有超過80%的人已經受過良好教育
3、平均的背景樣貌是30歲,住在一個國際大城市,有穩定且成功的工作和學位,但依然想要深造並發展職涯,依然在下班後每天上這些課程。
當然,想要使用這些資源,良好的網路連線品質很重要,但即便把這個列入考慮,數字依然不對稱且不是很有希望。即便來自網路普及度高,但教育資源不多的國家,他們的使用率依然比預期低很多。
不過他們最近無所畏懼的開始了另外一個專案企劃:為了鼓勵學生完成課程,專案開始聘請線上導師和全世界的學生互動,並限制這些線上課程人數為100,低於一般大學課程的平均人數。
結果依然令人失望,僅有不到25%的學生及格,而有些來自最差學區的學生僅有12%及格,許多人甚至沒有耐心全部上完。
這個研究的結論有點複雜:
如同任何創新,需要花上多年的微調和測試來讓新使用者嘗試可能改進他們生活的最新科技。令人失望的早期研究結果不表示整個想法是失敗而應該停止,但應該要逐漸改進並推出,讓每年都能夠有更多人採用。更多網路使用者知道這個企劃,更多全球上網人口,都會讓這個企劃越來越成功。
但即便是在幾年前同一群提倡這個想法的研究人員和發起人中,疑慮依然存在。從人性觀點,他們的結論是:
或許我們太天真的認為,只要我們讓每個人都能夠接觸到高階教育,就會立刻讓每個人渴望學習,改進他們自己、家庭和國家的生活水準,並讓貧富、開發與否以及受教育與否之間的差距消失。我們忘了考慮一個非常基本的人的因素。
首先要讓人有慾望想要去改進,以及有紀律去強迫他們自己去追尋,且每一天都去執行。
現今80%使用這個資源的人,多數是會持續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改善他們的生活,貢獻社會。而老實說,即便沒有這些資源,這些人還是有辦法找到方法來自我進修。根據我們的統計數字,或許我們在幫助的人中,有1%是在非洲貧窮村莊中的年輕男孩,除了每晚走上一小時去上網之外,沒有其他方法接觸世界,沒有錢,也沒有其他方法接受良好教育,我們正在改變他的生活。
但情況很可能是,對於那一位在非洲真心想要改變自己人生的年輕男孩而言,或許就算沒有我們,最終,他還是能夠找到出路和方法.....
有一個很著名的矽谷創投說過:
「你可以聽取偉大的簡報,看著製作精美的PPT檔案,宣布世界上最棒的商業模式,但最終,基本上一個投資者很難真正判斷這個新創團隊,決定他們的新公司成功與否。有太多變數,完全沒有保證。每當你對加入或是投資一個新團隊感到懷疑或猶豫時,最終,這一切都回歸到人。
投資在對的人上。
因為如果你相信這個團隊、這些人,那即便商業模式一開始是錯的,或產品不成功,對的人可以獨力思考,靠他們本身解決問題,他們總會找到方法。投資新創公司就是在投資對的人。」
要說線上課程實驗是成功或失敗還為時過早。在現在這個早期階段,還有太多變數。但最起碼,我們應該稱讚那些想要讓世界更美好的人,因為他們努力想要讓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夠接觸到高等教育。
在許多方面,或許複雜和失望的結果在我們每天的世界裡也是一種暗示。我們試著讓世界盡可能公平,盡量讓機會均等,但不管我們多努力嘗試,結果往往會很不同。
根本上來說,或許最大的關鍵還是在「個人」,以及人們有多想要改變,多想讓人生成功、讓家庭或國家變更好。
我們會抱怨自己沒有出生在有錢人家裡,我們的教育體系沒有給我們足夠的資源,我們的城市和國家沒有給我們足夠的機會。
或許在許多方面來說這是事實,但或許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想要成為每天都在抱怨,但沒有改進自身情況的人嗎?就像那些註冊了課程,但是沒有花時間看完任何一堂課的主流大眾?
或是我們要成為,很有可能找到一種方法,緩慢但逐漸改進他們情況的年輕非洲男孩,不管他們一開始有的是什麼樣的背景、國家或資源?





▶ 別洗掉!植物學博士:葡萄皮上的白粉不是農藥,吃了還能護肝

撰文者史軍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18294&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health&utm_campaign=content




柿餅,雖然叫餅,但是跟麵粉卻沒啥關係。柿餅是用一個個大柿子晾曬而成的,但它們卻沒有柿子橙紅色的外表,倒是像一一裹滿了麵粉的小餅子。大人們總是吃的津津有味兒,時不時讚歎一句,「這柿餅真甜」。但是我卻對這些小餅子不感興趣,特別是舔著外面那層白色粉末,總覺得有種吃生麵粉的感覺。 
其實,沾著白色粉末的食品還真不少,這邊有掛霜的葡萄,那邊有帶粉的藍莓。很多朋友心裡難免懷疑:「這些粉是天然的,還是人工的?能不能吃?是不是噴灑上去的農藥?用什麼方法把它們徹底洗掉?」 
柿餅的白霜就是糖 
雖然我一直都感覺柿餅外層的白霜沒有什麼甜味兒,但是這些東西確實都是糖,並且佔了柿霜總重量的95%!這些糖中最多的就是葡萄糖,占到了50%以上,相對比較甜的果糖只有13%左右,而蔗糖就更可憐了,還不到1%。甜味兒不足的葡萄糖佔了大頭,那柿子糖霜不甜也就不奇怪了。雖然也有分析認為柿霜中的果糖含量(45%)要高於葡萄糖(37%),但是我們的舌頭似乎並不同意後面這個分析結果。 
儘管對各種糖的組分有分歧,大家對於這層白霜的來源認識還是比較統一的認識。這些糖是從柿子果實內部自己跑出來的。雖然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柿子就是有這樣的超能力,果實內部的水混著糖分滲到了果皮之外,隨著水分的蒸發,柿子的糖分結晶都逐漸累積到表面。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蔗糖被轉化成了果糖和葡萄糖,相對比較甜的果糖又變成了甘露糖。於是,白霜柿餅就露出了真容。 
有朋友可能會問,柿子皮不是會把糖擋在果實裡面嗎,在家放的柿子到乾掉也沒有出白霜啊?答案很簡單,加工柿餅的第一步就是把柿子皮削掉。 
要想獲得完美的柿餅,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完美柿餅的含水量,必須控制在38%到42%之間,不光是因為這個乾濕度的柿餅軟糯適口,更重要的是,含水量在這個區間的柿子最容易形成漂亮的柿霜。含水量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柿霜的厚度,更要命的是,如果含水量低於38%,那樣的柿餅就變成石頭了。所以傳統晾曬柿餅,還真是技術活。一定要經過​​晾曬整形,再晾曬才可以。 
葡萄霜不是葡萄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母親開始嘮叨「葡萄容易感染真菌,會噴很多農藥,一定要洗乾淨」,而葡萄上白霜的白霜則被視為農藥殘留的痕跡。老人家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也要把它們洗得乾乾淨淨;當然,也有很多人堅信這些白霜不過是些葡萄糖,很瀟灑地一口吞下整粒葡萄,連個葡萄皮都不吐。那麼這些白霜的真身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這種白霜既不是農藥,也不是葡萄糖,而是葡萄表皮上的蠟質,也被稱為果粉。這些蠟質可不像柿霜那樣從果實內部遷移而來,它們本身就是在葡萄皮上站崗的。這層叫表面蠟質的物質,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的蒸發,同時還能抵禦病菌的侵染,從這個角度講,倒是像葡萄自己生產的「安全農藥」。 

來源:imchrismacdonald@flickr, CC BY 2.0
葡萄表面蠟質的成分主要是一種叫齊墩果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占到白霜總重的60%-70%,除此之外,白霜中還含有一些醇和酯類物質。不過,這些物質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不溶於水。正因如此,想要洗掉葡萄白霜的朋友才會屢屢抓狂。 
不過,即使洗不掉這些白霜也沒有關係。因為齊墩果酸並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甚至還對保護肝臟和抗病毒有幫助。這樣看來,我們大可以放心整粒吞下那些掛著白霜的葡萄了。 
至於藍莓、李子等果實表面的白霜跟葡萄的白霜也是大同小異,以後再洗這些水果的時候,就不用再跟這層白霜較勁了。
一斤蘋果半斤蠟可能嗎 
「商人為了讓蘋果好看、耐儲存就會給蘋果上石蠟,這樣的蘋果光鮮美麗,但是吃下去卻會危害人體健康,一斤蘋果上可以刮下來半斤蠟」,這是一則曾經流傳的黑心水果商的損招。有很多朋友用小刀在蘋果皮上輕刮,還真的刮下來像石蠟一樣的物質。於是,蘋果皮從大家口​​中的營養寵兒變成了垃圾桶裡的廢物。商家真的會給蘋果打蠟嗎? 
其實,打蠟的做法很少會出現,因為蘋果皮兒自己就攜帶著蠟質——果蠟。蘋果蠟質主要是C29烷和C27烷(分子中含有29和27個碳原子的烷烴),以及高級醇(C30、C28、C26醇),還有飽和脂肪酸的混合物。如果從成分上講,倒是跟石蠟有幾分關係,因為石蠟就是高級烷烴的混合物,每個分子中的碳原子數量從20到40不等。 
蘋果所含的果蠟幾乎不會被我們的身體吸收,只是一些匆匆而過的過客,完全不用擔心在我們的身體中搞小動作。即便是石蠟,只要純度夠高,一樣是可以作為添加劑出現在食品中的。 
因為蘋果自備了果蠟,所以如果我們用軟布擦拭打磨蘋果,蘋果就會變得光亮誘人,那是因為蠟層被塗抹均勻,能更好地反射光線,就如同我們為地板上蠟進行一樣。不過,這樣拋光果蠟也會來問題。因為蘋果蠟質的本職是防止水分蒸發同時抵抗病菌入侵,當保護層消失的時候,蘋果就會以更快地速度腐壞了。如果實在不放心蘋果皮,大可以削掉不吃,因為跟果肉相比,蘋果皮實在是太少了。吃或不吃,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喜好。 
洗掉白粉的招數 
當然,還有很多朋友喜歡跟果實上的粉狀物作鬥爭。用鹽洗、用麵粉洗、用小蘇打粉洗,究竟哪個才有效呢? 


首先,用麵粉確實可以去除白霜,因為當澱粉溶解在水中的時候,可以與葡萄表面的蠟質結合,再用水沖,白霜就很容易被去掉了。 
其次,小蘇打粉可以形成鹼性環境,可以促進一些酯類物質溶解,對清洗白霜還是有幫助的。不過,要適量,清洗要乾淨。 
至於鹽就沒那麼神奇了,保持固體狀態的純鹽粒儿倒是能提供一些摩擦清潔力,但是,融化在水中的鹽就沒啥用處了。鹽水並不能改善這些蠟質的溶解性,所以,白霜還是白霜。附帶說一句,鹽水對去除殘留農藥也沒有幫助,如果不放心,還是多用手揉搓,並且伴隨流水沖洗,才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來源:Vegan Feast Catering@flickr, CC BY 2.0
簡而言之,水果長白霜是正常現象,大可不必驚慌,正常吃就好。

作者簡介_史軍

植物學博士,前《科學世界》副主編,現在「果殼閱讀」策劃少兒圖書。吃出了一本植物書《植物學家的鍋略大於銀河系》。

專欄簡介_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松鼠會彙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http://songshuhui.net/







▶ [6 Minute English] Is it important to keep men's body image? 男人維持身材重不重要?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7%9C%8Bbbc%E5%AD%B8%E8%8B%B1%E6%96%87/6-minute-english-is-it-important-to-keep-mens-body-image-%E7%94%B7%E4%BA%BA%E7%B6%AD%E6%8C%81%E8%BA%AB%E6%9D%90%E9%87%8D%E4%B8%8D%E9%87%8D%E8%A6%81/863909910307429?ref=notif&notif_t=notify_me


Is this the answer to improving body image?
Women are not the only people who worry about how they look.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men are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ir body image – meaning that men worry about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or how they think other people view them.
But where does the pressure to look good come from - and what should men really do to feel good about their bodies? Two handsome men, Rob and Finn, discuss the subject and look at some words related to body image.

  • Body image 身體的形象; image通常是指一個東西的外表和呈現出來的樣子,跟body放在一起就是我們所謂的身形或身材。另外,image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大眾眼裡所呈現出來的形象,這就不只是身體型像,而是更深層的公眾形象。大部分會在乎這樣image的人都是公眾人物比較多,尤其是藝人。因為他們本身的工作就是靠大眾喜好而論定。
  • Concerned adj. 在乎的; 關注的; 關心的; concerned這個字眼比care還要強烈一點,也比較正式。通常我們在說care是對我們真心在乎的人,跟我們自身比較熟或是親密的人。而concerned通常是用在工作上,對某件事情 ‘在意’ 或是 有所疑慮,所附帶的情感比較少。在這裡是指男人也會 ‘在意’ 自己的身型或身材。
  • Physical appearance 生理上的外表; 當你看到physical這個字,就是在說肢體的或是生理的,任何跟身體接觸有關的東西都可以用physical來形容。反義字是mental,就是心理的。Appearance則是一個人的外表。
  • Pressure n. 壓力; 可以用在 “我最近壓力很大”,”I have so much pressure lately.” 這裡除了人心理的壓力之外,也可以用來表示一個東西的內部壓力,比如說一個密閉空間裡的內壓,像是艙壓,就是cabin pressure。
  • Feel good about 對…感到滿意或是滿足,這裡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身材或對自己的身體有自信、感覺很好。當然,你也可以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像是 “feel good about my job”,”feel good about my life”

Read and listen to the story online

This week's question:
In a survey by the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what percentage of men said they were unhappy about their body?
a) 20%
b) 55%
c) 80%
Listen to the programme to find out the answer.

Finn: So it's not about fashion – the style of clothes they wear – it's about how they look physically and how they think other people view them. So come on Rob, how do you think I look?

  • Style of clothes 就是指我們的穿著,body image不只是探討我們的身型,而是我們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們,比較貼近形象

Rob: Hmm… You want me to be honest?! You're a handsome chap really but you're a little skinny, maybe, you don't look like you 'work out' – you know, go to
the gym – but look at me, I can't talk – I don't look too good either!

  • Chap n. 是指那些一直都很注重自己外表穿著,每次出席場合都很在意穿得合不合適,或是永遠都穿的西裝鼻挺,我們所謂的型男~
  • Work out 這個動詞片語並不是在外面工作喔,這是我們口語化用在形容 ‘健身’ 的意思。這除了當動詞使用之外,也可以當名詞用 work-out。你如果去國外的健身房,在廣播的最後,通常會祝大家健身愉快,用英文說就是, “Have a nice work-out!”


Finn: But men also have bodily expectations – in other words, a view on how they think they should look. But where does this vanity come from?

  • Bodily expectations 在身形上的期許; 也就是人們在身材上會有一種既定的標準型態,這樣的形態就是bodily expectation
  • Vanity n. 虛榮; 浮華; 這裡是指一個人對於自我的形象衣著非常在意,所以會花很多時間在鏡子前面打扮

Rob: Vanity – a good word, that's when you are too interested in yourself and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how you look – spending a lot of time in front of a mirror. I suppose it's from pressure or influence from people we see on TV or in magazines. People have a perception – or a belief – of what the perfect body should look like.

  • Influence n. 影響; 人們很容易受到媒體或是社會觀感所影響,漸漸的就會迷失自我或是為了別人的想法而活著
  • Perception n. 意識形態; 因為大部分社會所總結出的一種共同想法或是共同觀點,讓人知道要怎麼樣穿著或是怎麼樣的身體才是最完美的。

Finn: Yes, TV and magazines are full of pictures of men with perfect pecs – that's chest muscles – perfect hair and dazzling white teeth. A bit like Arnold
Schwarzenegger?

  • Pecs 這是指結實精壯的男生身上擁有的胸肌
  • Dazzling adj. 令人眼花撩亂的; 這裡是指男模總是擁有一口令人如迷的白牙齒

Rob: Not my type! Whilst I like to look fit and healthy, big muscles don't suit me!
The biggest thing I have at the moment is my beer belly – my stomach is
getting a bit too fat – and that's something I'm not too proud of.

  • Fit adj. 結實的; 精壯的; 這也可以用在更衣間 “fitting room” 或是 衣服合不合身 “Does the shirt fit?”
  • Beer belly 就是我們所謂的"啤酒肚"


Finn: It's very impressive, Rob. Well some men cheat to try and achieve the perfect physique. They either take certain drugs or drink protein drinks.

  • Impressive adj. 令人印象深刻的; 讓人留下好印象的; 這個形容詞是正面的,當你對一個人表現讚譽有加,就可以說 “Your performance tonight is impressive.”
  • Cheat v. 作弊; 偷吃步; 基本上就是在背後做見不得人的壞事,包含外遇或是劈腿都可以用cheat來形容。
  • Protein n. 蛋白質; protein drinks是指健身在喝的高蛋白飲品